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

〔轉貼〕著名的心理學實驗:假病人與真醫生

音速小子  巨乳人妻  acdsee

原文:http://www.fnb.hk/blog/space-17735-do-blog-id-19823.html


在社會生活中,一旦某人被認定具有某種行為特徵,在人們的眼中,他的一切行為都具有這種特徵。

Genealogist


  一天,一位衣著整潔、文質彬彬的中年人來到美國東海岸一家著名的精神病院,要求到門診就醫。他告訴接診的精神病醫生,說自己很多天以來一直「幻聽」:這些聲音時隱時現,時大時小,但「就我所能分辨的是,它們好像在說『真的』、『假的』和『咚咚咚』。」這位醫生初步判斷他患了精神分裂症,於是,他被批準住院。


  住院後,這位中年人再也沒有提及那些聲音,且行為非常正常。但醫院的醫生仍然說他是精神病患者,護士們還在他的卡片上記錄了一個頻繁發生的反常行為:「病人有寫作行為。」
  奇怪的是,和他同病室的幾個病人一開始就不這麼看,其中一位甚至說:「你看上去根本不像個瘋子,你可能是個記者,或者是個大學教Panzer授。你是來醫院體驗生活的吧?」
  這位中年人真的是一位大學教授,而且是一位心理學教授。病人們說對了,而精神病醫生卻犯了緻命的錯誤。


  這是美國某大學心理研究所於1973年進行的一項心理學實驗,這項實驗旨在研究精神病院醫患之間的相互影響。當時,參加實驗的人員除了一位心理學教授外,還有7名年輕的心理學工作者。他們分別來到東海岸和西海岸的幾家醫院,全部聲稱自己幻聽,結果無一例外地被當作精神病人給關進了醫院。


  住進醫院之後,不論是言談還是舉止,他們立即表現得像個正常人。就像那位心理學教授一樣,這些人在醫生的眼裏是標準的「病人」,有的甚至被視為最危險的「病人」,因為他不吵不鬧,還不停地寫作、記筆記;但在病人的眼裏,他們都是正常人,是有學問的人。正是由於這種特殊的身份,他們得以公開地觀察醫院醫生對病人的態度和行為。他們觀察到的情況令人震驚:
  精神病院的醫生和護士一旦認為某個病人患有精神分裂症,對於該病人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舉動,一律視為反常行為:寫作被視為「寫作行為」;與人交談被視為「交談行為」;按時作息被視為「嗜睡行為」;發脾氣被視為「癲狂行為」;要求出院被視為「妄想行為」,等等。結果,他們出院時費了很大的周折,從要求出院並一直做出正常表現平均近20天,才得以離開醫院。


  一旦病人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,醫院的醫生和護士便都像躲瘟疫一樣地躲著病人,盡量避免與病人接觸。除非病人家屬在場,否則,他們對病人的直接提問要麼置之不理,要麼一頓訓斥。
  醫生和護士經常旁若無人地在病房裏大聲交談,好像病人們都不存在,或都是些沒有思想、沒有人格的異類。從事這項研究的資深作者大衛。羅森漢寫道:「在這些醫院裏,人格解體已達到這樣一種程度,假病人感到自己是隱形人,或至少是不值得別人注意的。」


  這個實驗雖然是一個特殊的例子,但它卻說明了一種普遍的現象:在社會生活中,一旦某人被認定具有某種行為特徵,那麼,在人們的眼中,他的一切行為都具有這種特徵。
 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「疑人偷斧」,說的就是這種現象:一個獵人丟了一把斧子,他懷疑是鄰居偷的。他看到鄰居後,越看越覺得鄰居像個小偷,他走路的樣子、說話的神氣、幹活的背影,就連他的笑容也都透著賊氣。第二天,斧子找到了,原來是自己不小心給丟在了山坡上。這時他再去看鄰居,怎麼看也不覺得鄰居像個小偷了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